当前位置: 主页 > 文化 >

别具人格魅力的中国书画名家:王佳谟

时间:2018-11-26来源:互联网 作者:编辑 点击:
艺术简介 王佳谟,1940年生于云南昆明。云南民族画院院长、云南省文史馆特邀书画创作员、中原书画院客座教授、云南省美协会员、云南省书协会员。作品涉及花鸟、山水、牛、鹰、

艺术简介

王佳谟,1940年生于云南昆明。云南民族画院院长、云南省文史馆特邀书画创作员、中原书画院客座教授、云南省美协会员、云南省书协会员。作品涉及花鸟、山水、牛、鹰、马、人物和书法等,尤其以画虎见长,先后在英国、日本、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等国展出,获得国外政要及收藏人士好评。

《虎之一》

刚柔相济“高原虎”,博采众长画牡丹

——著名书画家王佳谟艺术人生访谈录

文/华茂

基础牢靠,少年时期遍访名师

祖籍四川内江的王佳谟,于1940年,出生于云南昆明。王佳谟的家庭是一个传统文化非常浓厚的家庭,父亲常年习武,母亲则是一位教师,并画得一手好花鸟。在这“文武双全的家庭里成长起来的王佳谟,自幼便随父亲一起练武,跟母亲学习书法和绘画。

由于家学渊源,从上小学的时候,王佳谟就开始了一些基本的美术创作,那时候的他,只要周末一有空,就喜欢背着小画板到野外去写生。滇池、西山、石林等昆明周边的风景名胜,都被记录在了他那些小小的图画册中。由于对美术的执着追求和痴迷,王佳谟还拜在云南小青绿山水画派开创者阎甫先生的门下,进行系统的学习。说起拜师阎甫,王佳谟说那也是一次非常偶然的事情。

《虎之二》

原来,阎甫早期一直在南屏电影院画海报,影院大厅里时常悬挂他的作品,王佳谟经常跑到影院去看阎老师画画,一来二去就熟识起来。后来王佳谟表示了想要拜阎老师为师的愿望,阎老师也欣然接受了。拜师之后,王佳谟主要是向阎老师学习花鸟技法。而在当时,由于阎甫老先生的身体不是太好,王佳谟就在向阎老师学习绘画艺术的同时,把自己掌握的一些强身健体的武术健身方法,教给阎老师。这样一来,王佳谟和阎甫亦师亦友,共同进步,成了一对莫逆之交。

时至今日,王佳谟依然感慨,之所以自己的绘画艺术得到了那么多人的喜欢和认可,和当年阎甫老师的悉心教导是分不开的。王佳谟说:“书画艺术,讲究的是基础和功底,基础牢靠了,才可以取得艺术上长足的进步!”

《虎之三》

蹉跎岁月,美术实践始终未辍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学毕业之后的王佳谟进入部队做文职工作。到后来,由于有着扎实的美术功底,他便负责了部队里的一些木器的设计和雕刻工作,由于设计巧妙、雕刻精致,图案花纹都非常逗人喜爱,因此得到了很多人的喜欢。再后来,由于他的文化功底比较深厚。且善于写作,便担任了多年的军队文书工作。在部队十多年,虽然没有穿军装,但一直是文职干部,最终还被提干。直到一九八七年,因为工作需要,王佳谟被调到昆明日报工作,先后担任过广告部主任等职务。

《虎之四》

由于心中一直有着一个对于美术的梦想,并且一直对于美术保持痴迷和追求,因此参加工作之后的王佳谟,丝毫没有放弃对绘画艺术的研习和创作。只要有时间,他就练字,画画。而在上世纪的七八十年代,由于社会物质和精神文明都相对单一、贫乏,对于书法、绘画等艺术,还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一般大众,还没有购买书画作品的习惯。因此在那个时期,王佳谟利用业余时间,只能为电影院画画海报,为《春城晚报》等报纸绘制一些栏目刊头,以及应邀为一些企业和品牌画一点广告画等。他说,进行这些创作,并不是为了赚多少钱,而是为了使自己的美术功底不至荒废。

《虎之五》

声名鹊起,勤奋铸就“高原虎人”

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书法、绘画等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形式,也逐渐受到了人们的喜爱和尊重。而王佳谟的绘画艺术,也在这个时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们的认可和关注。由于他善于画老虎,书画爱好者也喜欢收藏他所画的老虎,因此人们就送给了他一个“高原虎人”的雅号。

说起自己画老虎的故事,王佳谟的话就开始多了起来。原来,一开始的时候,王佳谟并不是只是单单擅长画老虎的。只是有一两个朋友收藏了他的老虎,很多人看到之后认为非常好,于是经人介绍就来向王佳谟求画。一来二去,收藏王佳谟老虎画的人越来越多,于是很多人就把他定位为画老虎的画家,而“高原虎人”的名声就这样叫出来了。

《牡丹之一》

王佳谟说:“既然大家叫我‘高原虎人’,那我就一定要在把其他题材的画画好的同时,更要把老虎画好!”而为了画好老虎,多年以来,王佳谟长期对我国的画虎大家的作品,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并把他们的长处、优点,融合到自己的老虎绘画之中。不仅如此,为了掌握老虎的基本形态、特征,他还近距离地去观察真老虎。为此,他不时到国内国外的动物园去观察、写生。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他和动物园里的饲养员交朋友,了解老虎的生活习性,研究揣摩老虎的骨架和神态。经过长期细致的观察,王佳谟对各种状态下的老虎的形态都烂熟于胸,于是在他的画笔下,出山的老虎、窜跳的老虎、啸吼的老虎、静卧的老虎,都被刻画得形神兼备,栩栩如生!

《牡丹之二》

除了老虎画作被人称颂之外,王佳谟的牡丹也在画坛内外享有盛名。王佳谟说,因为牡丹是吉象、富贵的象征,所以很多人在找他求画时,都喜欢买他的牡丹作品,挂在居室里显得华丽而富贵。久而久之,王佳谟的牡丹画作也逐渐广为人知了,而由于他画的牡丹富丽堂皇而又不失雅致含蓄,因而极受广大收藏和爱好者的推崇。

《人像之一》

刚柔相济,动静之间寻求艺术平衡

由于一直习武强身,如今虽已70岁左右的王佳谟先生,身体依然硬朗、健康。他经常非常自信地伸出胳膊、握紧拳头,向人们展示自己的肱二头肌。文能写书法、画丹青,武能开硬弓、举石锁,王佳谟可谓是云南艺术界不可多得的“文武双全”的书画家。

习武多年的王佳谟,直到六十岁左右的时候,还坚持每天举石墩、石锁。他说:“武术可以使我的身体舒坦,让我画画写字更有力,不紧绷。”和身体的“文武双全相对应,王佳谟对于自己的书画艺术,也讲究刚柔相济。

《人像之二》

很多人都认为,画老虎只要画出它的勇猛、威风就可以了。可是王佳谟却认为:“光勇猛威风也不行,还得要一点安闲和庄严。如果只是一味地强调威猛,那这个老虎就没有内涵,没有王者之气了,就会显得粗犷,草莽!只有威猛和安闲相结合,才能使老虎画动静皆宜、气象万千!”王佳谟觉得,这种刚柔相济、动静皆宜的原理,不仅仅是在书画领域适用,在其他艺术领域包括生活中也同样可行,他说:“无论是威猛,还是安闲,每个人都要具备一点,揉合在起才会协调。这也跟我们个人的状态样,老是快跑,没有慢走、静坐,也是不行的,只有动静结合才能和谐自然、平衡健康。”

《人像之三》

对于王佳谟来说书画艺术不仅是自己退休之后的主要事业,也是一种陶冶性情,甚至促进身体健康的一种方式。他解释说:“什么是快乐?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就是快乐!快乐的人才能够健康、长寿!对于我来讲,写字、画画,就是最能让我感到快乐的事情,所以书画艺术让我常常保持一个快乐的心情,也让我的身心十分健康。”

说到这里,王佳谟举例说,有的时候感到身体有些不舒服,有点头疼脑热的,他便铺开一张宣纸,去写字画画,等到一幅作品完成了,病痛也消失了。他笑着说:“看来书画也是一种良药啊,可以治一些小毛病的。”

《人像之四》

博采众长,云南画坛的多面手

以画老虎、牡丹著称的王佳谟,其实他的创作领域非常宽广,花鸟、山水、人物和书法等,都有涉猎,且水平不俗,是云南当代书画家中造诣颇深,卓有成效的著名书画家。近年来,王佳谟的作品先后在英国、日本、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等国交流、展览,获得了国外政要、爱好者、收藏界人士的一致好评,也为云南的对外文化艺术交流事业,做出了他自己的巨大贡献。

多年来,王佳谟在书画艺术上不断攀登,不断探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谈到自己成功的最大因素,王佳谟表示,那还是得益于自己善于虚心学习,善于博采众长,为我所用,最终兼收并蓄,形成了自己丰富、独特的书画艺术风格。

《人像之五》

在艺术创作和探索中,王佳谟非常善于取经身边人,以自己的切身行为,践行“三人行必有我师”的道理。在讲到自己研习牡丹画法的时候,王佳谟说,之所以把牡丹画得还像个样子,跟自己的两个画家朋友有很大关系。原来,在王佳谟的画家朋友圈里,有两位画牡丹的高手,一位是有着“牡丹画王”之称的王衡鉴,一位是“牡丹仙子”郭怡芳。这两个人,对王佳谟来说,既是兄长、小侄女,又是牡丹画的老师。在创作牡丹的过程中,王佳谟不断向这两个人请教、切磋,终使自己的牡丹画艺大为精进,得到了画界内外的好评。

《人像之六》

对于向老师学习,向朋友学习,乃至向后辈学习,王佳谟觉得是一种十分快乐的事情。他说:“我的绘画艺术能够走到今天,我有这样一种认识:能够画好花鸟,也就能够画好人物。因此,在未来,我还要在人物画上面多下功夫,有所侧重。我相信,我的身边有那么多的好朋友,艺术家,我随时可以向他们学习讨教,丰富和完善我的绘画艺术。”

近两年来,王佳谟还和女画家刘红合作创作了人物组画《红楼梦·十二金钗》,并准备出成挂历。谈到对于人物画的创作心得,王佳谟说:“我们的人物画,是以少数民族人物为蓝本,并参考一些古典图册,再进行归纳、总结、提炼,根据自己的理解、感悟,来创作出属于我自己的人物画风格。”

《孔雀之一》

《孔雀之二》

《大观楼长联》

《三国演义开篇词》

《翰墨情》

《长歌行》

《乐在山水间》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文章导航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