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 >

罗曼·罗兰:看清这个世界,然后爱它

时间:2019-01-07来源:互联网 作者:编辑 点击:
12月30日 罗曼·罗兰逝世 罗曼·罗兰,法国现代著名文学家、传记作家、音乐评论家、社会活动家。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罗曼·罗兰于1866年1月29日出生在法国勃艮第地区的克拉姆西

12月30日 罗曼·罗兰逝世

罗曼·罗兰,法国现代著名文学家、传记作家、音乐评论家、社会活动家。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罗曼·罗兰于1866年1月29日出生在法国勃艮第地区的克拉姆西小城。童年时代,罗曼·罗兰在贝多芬与莎士比亚这些有强大影响力的人物的滋养下成长起来。

少年时代,其父为了使儿子接受更好的教育,而迁居巴黎,并将之送进了位于巴黎市中心的一所古老而著名的学校——路易大帝中学。

在这里,他为自己找到了第三位导师——斯宾诺莎。是这位大师解放了他的信仰,永远照耀着他的灵魂。后经过努力,他考取了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在高师学习的那段岁月,罗兰成了列夫·托尔斯泰狂热的追随者。

托尔斯泰的英雄主义气概和勇于剖析自己、牺牲自己的精神赢得了他的尊重,而这位导师充满人性的行为和他热情的助人精神也深深震撼着这位年轻人。高师毕业后,罗兰幸运地被选去罗马继续深造,在那里他又结识了高贵的德国作家兼翻译家玛尔维达·封·梅森堡,这使他发现了生机盎然的德意志与许多千古流芳的英雄人物。

这期间,诗歌、音乐与科学这个三和弦,在不觉中与另一个三和弦——法兰西、德意志,还有意大利,融为一体,欧洲精神已然成了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两年后,罗兰回到了祖国,先在高师任音乐史教师,而后,于1903年在索邦学院授课,期间,罗兰利用闲暇时间写了一些学术著作,并发表了一些有关现代音乐家评传类的文章。

在初为人师的几年里,他的人生阅历大为增长。这位孤独者,开始同学术界以及上流社会打起交道来。他还不时去德国、瑞士、奥地利及他喜爱的意大利旅行,这便为他通过比较而获得新知识提供了好机会,并使其在自己历史知识的基础上,不断扩大现代文化视野。

这位艺术家渴望有所作为,他对一切伟大的运动都投入了全部的热情,但其内心世界却一直保持独立自由。他意志坚定,虽然总是竭力帮助他人实现愿望,但却并不听从别人的摆布。由于人性的弱点,他与别人的合作总是令他感到失望,人民剧院由于竞争而失败,他为人民大众创作的戏剧无果而终,他的婚姻也破裂了。但他从未失去对理性的坚持。

在失望中,罗兰在脑海中勾勒出了一系列伟大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使他化悲痛为力量,从艺术中获得生活勇气。于是,他离开剧院,放弃教职,从这个世界隐退。在十年的孤独生活中,他创作出了一部从道德意义上讲比现实更真实的作品,这便是《约翰·克利斯朵夫》,它将罗兰那一代人的信仰变成了行动。

这位在寂寞与孤独中将全身心都投入到创作当中的艺术家年近50岁之际,赞扬之声突然如潮水般向他涌来。1912年,他还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小人物,1914年,却已成为誉满世界的名人。在人们的惊呼声中,他成了整整一代人的领袖。从1914年起,罗曼·罗兰就只为他的理想而存在和斗争。他不再是一位作家、诗人、艺术家和一个孤独的存在者,他是灾难深重的欧洲的声音。他是“欧洲的良心”。

如果说《约翰·克利斯朵夫》是一部气势磅礴的史诗,那么罗曼·罗兰就是这部史诗的缔造者。相信读者可以透过本书,去感受罗曼·罗兰这位大器晚成者约翰·克利斯朵夫式的激情,感受其对事业的热爱和对社会的责任。

罗曼罗兰,思想家,文学家,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评论家,社会活动家,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是20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文章导航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