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商业 >

物业数字化转型——构造全新的生产关系

时间:2021-05-20来源:互联网 作者:编辑 点击:
物业管理行业是目前备受瞩目得万亿级市场,而其中的非住领域更是以其空间广、业态多的特点吸引越来越多的目光,规模持续加速扩张,据华泰研究所推测,预计到2025年,我国非住宅

  物业管理行业是目前备受瞩目得万亿级市场,而其中的非住领域更是以其空间广、业态多的特点吸引越来越多的目光,规模持续加速扩张,据华泰研究所推测,预计到2025年,我国非住宅物业管理市场规模有望达到8000亿元。

  然而,当前的行业集中度却严重偏低,在数字化转型的呼声下,这个行业会有怎样的变化呢?

  按目前的数据来看,尽管不少物企都已加大智慧科技的投入,但成果不甚明显。2018-2019年,上市物企中大多呈现了人均服务面积较明显的负增长,原因是企业在收并购带来面积增长的同时短期拉低企业的服务效能,即人员变动幅度要大于规模的变动幅度,反映出人员服务效率不高、管理半径短等问题。

  而这均是在各企业为提升效率,降低人力成本,装备了大批诸如智慧门禁、智慧停车等智慧系统后仍然暴露的问题。

  我们不禁思考,随着数字化工具——新型生产力的诞生,传统的生产关系能与其匹配吗?

  明显不能。

  传统物业是一个极其依赖人的经验的行业,尽管投入了大量的科技系统,人盯人管理模式依然存在,管理成本高企。

  试想,当一个能够提升效率的工具诞生了,然而其组织架构和人员管理制度却阻碍了效率的提升,从何谈生产力的提高。

  爱物管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联中,深谙这个道理,通过AI、AIOT等数字化技术,用全新的“数字化物管平台”创造出能适应数字生产力的生产关系。

  当前,物管行业在规模化发展上主要的瓶颈是两大方面的问题:

  一是行业缺乏标准化。尽管行业多年来都在推行服务标准化建设,但物企在传统的运营过程中仍然缺乏标准落地的能力。

  首要表现在服务标准仍停留在纸面,缺少对落地过程的监控手段,致使标准流于表面化,难落地难优化;

  其次是受经验依赖影响,传统服务成本的分配及服务标准的制定水平参差不齐,制约了落地的水准。

  二是服务落地管理/执行效率低。在传统“人盯人”管理模式及人头月薪的计薪方式中,一直缺乏对员工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具体量化工具,且服务质量与员工薪酬几乎不挂钩。

  从“领班-主管-经理-项目经理-区域总监-总部职能”层层叠加的传统的经验管理架构,管理半径非常短,大量服务成本支付不透明,浪费在各层级管理过程中的成本占实际服务成本的30%,甚至更高!

  爱物管通过为客户建立可视化数字服务模型,实现了服务标准的落地和迭代,通过系统盯人的模式,替代了传统替代70%的项目层管理人员,替代了90%的区域及总部管理人员,通过智能服务架构的调整,目前只需2个人就能管理一个区域。

  同时,通过对工作人员的数据量化管理等,实现了系统的自动计薪,爱物管为客户提供“岗位时薪”的劳务结算方式,改变了传统吃“大锅饭"的固定月薪制。与传统固定的人头月薪的计薪方式相比,爱物管的时薪机制让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都作为关联员工薪酬的重要指标,真正实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员工能获得比市场平均薪酬高15-20%的薪资,有效激励效率提升。

  在组织架构改变下,管理效率才能真正提升;在薪酬结算方式改变下,用工模式才能得到改变——全新的生产关系下,生产力才能真正提高。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文章导航
推荐内容